“三个强化”提升廉洁文化影响力渗透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要始终将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持续做优做强廉洁文化,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持续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阵地建设,打造廉洁文化“展示窗”。坚持突出重点,聚焦特色,推动清廉建设向重点行业、特色领域拓展延伸,努力形成齐头并进、多点开花的生动局面。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方特点、文化内涵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不断丰富廉洁文化地图,使之成为弘扬廉洁文化的“实景课堂”。注重在城市发展、乡村振兴中建强清廉微阵地,在村居、社区、机关和学校等开辟清廉“微专栏”“微课堂”“微展馆”,让群众就近接受廉洁文化洗礼。
二、强化服务供给,激发廉洁文化“活力源”。有效运用本土清廉元素和清廉基因,深入挖掘清官廉吏、名人贤达等事迹,加强与电视台、传媒中心等平台合作,加快打造更多有品质的廉洁文化产品,形成廉洁文化产品矩阵。同步加强廉洁文化活动供给,充分融合当地乡风、家风,广泛组织以清廉为主题的小戏小品展演、村歌群舞表演、书法美术摄影等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各界的参与面,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廉洁文化服务的需求。
三、强化资源整合,打牢廉洁文化“基础盘”。一方面用好“人缘”关系。积极组建民间宣讲团、“草根”文艺团等团体,通过身边人述说清廉故事,传递清廉声音;广泛吸纳有教育所长的特约监察员、教师、律师等作为志愿者,随时随地为群众开展个性化、定制化的廉洁文化服务。另一方面用好“数智”优势。坚持“互联网+”“大数据+”思维,积极将云展览、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和形式运用于廉洁文化传播环节,着力打造清廉微镜头、微视频、微图像等一系列宣传资源,激发数字流量乘数效应,推动廉洁文化持续走进、感染人民群众。(沈昱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