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源”源不断的中华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那么我们的文化自信究竟源自哪里?作为青年一代,怎样树立文化自信呢?
渊“源”有自——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滋养文化自信。陆游《读宛陵先生诗》诗:“锻炼无遗力,渊源有自来。”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深蕴博远,便是我们青年一代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源头所在。细数中华上下五千年,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无论有朝代与否,每一段时期都是铸就我们中华历史底蕴的重要节点。每一段时期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也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优秀文化的沉淀,成就了我们青年一代昂首挺胸的文化自信。
“源”清流洁——党的百年征程决定文化自信。《荀子·君道》:“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正如朗朗上口的歌曲所传唱的那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不管是新民主主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亦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每个时期党都做出了正确的带领和相应的决策,得以使我们的文化自信逐步凝聚。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留下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留下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硕果,也成为了的我们青年一代文化自信之光。
“源”头活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见证文化自信。朱熹《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10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伟大的思想解放,这种解放向我们青年一代宣告: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胡茹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