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感”涵养华夏魂,吐露生机转化均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文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要以时代精神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以时间为轴纵观历史,中华文明汤汤乎若流水不息,熠熠然如星汉灿烂,广大青年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身”“以情”赓续历史文脉,“以心”“以魂”担负文化使命,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勇攀“四重境界”,让文化遗产、文化精神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
汉服华裳,触之以“身”,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第一重境界”。“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作为历史长河的底色,汉服经久不息地编织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书写着源远流长的华夏传奇。滥觞于夏商周冠服制度,从崇玄崇简秦汉儒风,到褒衣博带不羁魏晋,从霓裳羽衣盛唐气象,到寒塘鹤影宋明端庄,至美的中华神韵越千年而不朽,历万代其弥昌。对西方文化“释魅”“祛魅”后,“Lolita”“JK”裙已然淡出公众视野,新国潮崛起下的齐腰破裙、刺绣马面重新诠释了“东方美学”,这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自然表达,是新一代年轻人家国情怀的真情流露。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看到复兴华夏“衣文化”背后彰显的文化自信,看到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主动担当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和使命。
琅环典藏,撷之以“情”,悟“十年种木长风烟”的“第二重境界”。“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典籍浩如烟海,蔚为大观,孔子厄而理“六经”,司马辱而撰《史记》,征三千文士,厥有《大典》,历二十七寒暑,方得《本草》,每册典籍都乃圣贤发愤、呕心沥血之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厚重历史,蕴藏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文化瑰宝。立足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当下,面对互联网和AI浪潮的席卷,传承中华典籍,守护文化根基显得尤为重要。青年干部要坚持终身学习,走进历史、遁入经典,深挖文化底蕴,洞悉古今之理,在“郑伯克段于鄢”中习“微言大义”,在“大学之道”中夯立身立业之本、在“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守光风霁月,在实践中融会贯通、行稳致远,为中华典籍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金石文物,守之以“心”,循“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第三重境界”。“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形式雄伟的司母戊鼎诉说周礼的神圣庄严,栩栩如生的兵俑重现“一扫六合”的豪情风采,金瓯永固杯传唱海晏河清、江山永续的美好祈愿,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然而当下文物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一部《逃出大英博物馆》让我们倾听到流落在全世界47个国家、164万余件中国文物归家的呼唤,“杯杯盏盏念故乡,相碰低吟诉衷肠”,画中女史曾目睹圆明园的冲天火光,飞天女神为壁画盗采痛心疾首,漂泊的瑰宝是身处他乡的孤苦无依,是历史纽带中失落的一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诞生于和平年代的青年更要树立“忧患意识”,牢记中国近代的坎坷与屈辱,积极肩负守护未来的责任,把智慧与力量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让远在他乡的文物“克艰克难,荣归故土”。
民族气概,继之以“魂”,臻“雏凤清于老凤声”的“第四重境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定意志,“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凛然正气,“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强大定力,“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追求,都是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筋骨与气质禀赋中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长存的强大支撑,为我们端正价值取向、明确人生目标提供了有益参照和内在动力。年轻干部要把蓬勃初生的朝气、思维活跃的锐气、乘风破浪的勇气建立在中华民族的底气上,溯民族精神之源流、开辟与时俱进之路径,把经世济民、修齐治平的远大抱负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把海纳百川、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同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相结合,推动民族品格、华夏风骨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知行合一,真正把伟大民族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