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引领推动文化改革与网络文明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这一重大任务,这一决策犹如一盏明灯,为我们在新起点上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正是对这种需求的积极回应。从传统的文化产业来看,旧有的体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例如,一些国有文化企业在管理模式上较为僵化,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通过深化改革,可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激发文化企业的内生动力,让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新起点上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但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方式单一、与现代社会脱节等问题。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可以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例如,故宫文创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深受大众喜爱的文创产品,不仅增加了故宫的文化影响力,还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而在当今时代,网络文明建设是文化改革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网络已经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空间也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现象,如网络暴力、虚假信息传播等。加强网络文明建设,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可以为网络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提供指导。通过建立健全网络内容审查、网络行为规范等制度,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同时,网络文明建设也需要广大网民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通过文化教育、宣传等方式,提高网民的文明素养。例如,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增加网络文明课程,在社会宣传中倡导文明上网的理念。此外,网络平台也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引导用户传播正能量的内容。
从我们的生活实际来看,文化改革发展和网络文明建设无处不在。当我们打开手机浏览新闻资讯时,优质的、积极健康的新闻内容就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当我们参与网络社交,感受到和谐、文明的交流氛围时,这就是网络文明建设的成效。我们每个人既是文化改革发展和网络文明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任务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积极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协调共进,让我们的社会既充满物质财富的创造活力,又洋溢着精神文明的温暖光辉,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稳步前行。(黄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