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化 > 正文

以文化之笔绘强国新篇

2025-04-22 10:28:12 | 来源: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张家山镇人民政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新时代推进文化建设的前行道路,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内涵。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强国建设,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现代化。从嘉兴南湖红船起航,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始终重视文化建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都用先进文化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新时代下,我们要通过文化建设,激发全体人民的奋斗热情和创新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强国建设,也事关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这是我们独特的精神标识和宝贵财富。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虽历经磨难,却始终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成为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需要从中华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故宫文创产品的火爆,到河南卫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再到三星堆文物引发的全民关注,这些文化现象充分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我们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更加旺盛的活力,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力量。

建设文化强国,还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我们要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设立,中国影视作品在海外的热播,中国传统节日在世界多地的庆祝活动,都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我们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尊重和话语权,为我国的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风貌、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文化人才队伍。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果,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文化强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精神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宋秉峰)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